B2B真的可以压缩层级去掉中间商吗?
时间:2017-08-24 14:43:13 来源:慧溯物联网
导读:互联网电商洗礼中国这些年,消费者和做品牌的有了一种幻觉,以为没有经销商赚差价,卖家就可以卖更多钱,买家可以买得更便宜。
2016年,B端电商非常火热,阿里京东先后杀入,并在2016年做出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各地的平台,做的也是如火如荼,所有B端平台,都想通过压缩层级去掉中间商来实现效率提升。今天,笔者就和大家深入分析一下,快消品B2B真的可以压缩层级去掉中间商吗?在原有的供应链当中,产品从工厂到消费者的链条是:工厂→经销商→二批商(批发市场)→零售门店→消费者。
而B2B平台想通过技术,来实现的供应链条是:工厂→平台→零售门店→消费者。平台想通过替代经销商,压缩掉二批商,线上商城交易,线下集约化的物流来帮企业实现渠道的扁平化和效率的提升。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物流层面-商品流通,一个是信息层面-商品沟通。
B2B某种意义上,只解决了商品流通效率的提升:平台利用技术驱动,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者效率提升,实现整体流通效率提升。但是B2B并未解决掉商品在渠道的沟通效率,商品销售,并不是简单的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信息传递效率并不能改变用户消费的行为,决定用户购买的,是沟通。
在互联网时代,虽然信息传递效率在上升,但是沟通成本并没有减少。世界500强的公司,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削减广告和渠道推广预算。沟通,就是要解决掉小店为什么要卖和消费者为什么要买的问题。传统的商业模式里面,厂商在渠道层面的沟通,是靠客情,靠赊销,靠退换货,靠促销,靠价格,靠服务,靠广告,靠生动化来解决掉产品在渠道层面沟通问题。这是传统渠道商的核心职能之一。 当平台并不能够像渠道商那样帮助企业解决掉产品与渠道商的沟通问题的时候,从信息层面压缩渠道,可能会很困难。
B2B解决不了沟通的问题。既然信息层面,B2B不能压缩环节,那么物流环节,就可以吗?我们来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 瓶装水这个品类,够重,值又低,利润也低,物流成本非常高,另外一个层面,瓶装水的订单密度极高,单笔订单额却又不多,这就对物流的配送时效有极高的要求。 厂商在传统分销渠道,用的分销的模式是采取的淡季生产,旺季分销的模式,在元旦之前,厂方会用全年最大的促销政策大面积向终端、二批,经销商收订货款,并在1-4月份不间断向渠道囤货:一二月份向经销商压仓,二三月份向二批压仓,三四月份向终端压仓,四五月份陈列,生动化,冰冻化占位。
通过这么一系列市场操作,完成了产品从工厂到终端物流层面配送的同时,还帮企业解决了四大问题:
1.解决淡季生产线闲置的问题。
2.解决旺季产能不足的问题。
3.解决企业资金周转的问题。
4.解决市场竞争的问题。
假设我们这个时候压缩中间环节,干掉所有的经销商与二批,直接通过中央仓,从工厂→中央仓→终端。你会发现,平台解决不掉工厂的淡旺季生产仓储协调问题,解决不掉企业生产资金的问题,也解决不掉市场竞争的问题。不论是从物理层面还是信息层面,B2B在某些低货值高频品类上想扁平化去中间商,可能真的很困难。企业在市场高度竞争的今天,能被压缩掉的环节,早已压缩掉,现阶段任何留存的环节都是有其相对应的价值。